首頁 » 書籍分享 » 《通往財富自由之路》心得:普通人也能逆襲人生的關鍵思維!
通往財富自由之路心得分享

《通往財富自由之路》心得:普通人也能逆襲人生的關鍵思維!

為什麼想讀《通往財富自由之路》?

你為什麼想要財富自由?想要環遊世界、多把握和家人相處的時光、想要體驗打工換宿,或是當個數位遊牧者。無論你的理由是什麼,相信你和我一樣,想要更彈性的時間,以及多元穩健的收入模式。

當我翻到《通往財富自由之路》這本書時,它彷彿打開了新的一扇窗,讓我看到實現夢想的另一種可能。

這本書告訴我們,財富自由不一定要擁有很好的身家,也不需要過人的天賦或高學歷,只要透過正確的學習和實踐,每個人都能循序漸進的達到。

《通往財富自由之路》在說什麼?

通往財富自由之路》這本書傳達的核心理念是,只要有好的思想和方法,每個人都可以達到財富自由。

全書的設計就像一場人生的探索,每一章節都圍繞一個發人深省的問題。例如:「年輕人真的不應該看重金錢嗎?」、「什麼才是最安全的投資策略?」、「你是否認真思考過自己的商業模式?」

總共 50 個問題,將顛覆你過往的認知,作者用獨特的見解和切身的經歷,一步步引導你,重新審視自己對世界的信念、人生的展望、以及對財富的認知。

財富自由真正意義:不是金錢,而是時間自主權

財富自由真正意義:不是金錢,而是時間自主權

在追求財富自由的過程中,我們可能會陷入一個誤區:以為只要收入達到某個數字就夠了。然而,即使這些數字達成了,頂多只能稱作「財務自由」,卻未必是真正的「財富自由」。

財務是對金錢在數字上的控管,而「財富」則涵蓋了更多無法量化的層面 — 包括人際關係、情感羈絆、情緒感受、身心健康,以及自我實現等。

試想一下,如果你的高收入是用疲於奔命換來的,犧牲了陪伴家人朋友的機會,無法體驗你真正熱愛的事物,那麼,這樣的財富,到頭來可能只是一場空虛。

作者認為,真正的財富自由本質是「時間自主權」,意思是你可以不用為了生活,而出售自己的時間。

達成的關鍵因素是活用 3 種個人商業模式,並且讓自己不斷成長,去打磨和優化這些模式。

3 種個人商業模式,幫助你建立非時間依賴型收入

第 1 種模式: 用時間換取薪資(一份時間出售一次)

這是大多數人熟悉的模式:用工作時間換取薪資。

然而,儘管是從事著同樣的工作,作者將其劃分為「為別人打工」與「為自己打工」兩種心態。

前者是被動接受任務,草草完成,目標僅是交差了事;而後者則以主動提升為導向,抱著對工作的責任感,甚至力求超越老闆的預期。

主動提升自我價值是場長期投資,即使短期收入未增,技能與人脈的累積也會逐漸顯現效益。當你被伯樂賞識時,你的時間將成為高價值的稀缺資源。

然而,這種模式的局限也顯而易見,無論時間單位價值多高,終究存在一個天花板,因為即使不眠不休,也無法打破「一天只有 24 小時」的限制。且隨著年齡的增長,精力的衰退,也使得這種模式無法成為長久之計。

這正是為什麼許多人試圖跳脫,單純依靠「賣時間」的收入模式,並開始尋找建立被動收入的可能性。而被動收入的核心到底是什麼?接下來,我們將探索第 2 種商業模式,解開這個問題的答案。

第 2 種模式:重複利用時間產生價值(同一份時間多次出售)

這種模式的核心在於「一次創造、持續獲利」,就是大家常聽到的被動收入,讓你的時間脫離一次性的交易,轉而創造可重複利用的價值。舉例來說,寫一本書(這也是讓作者初次賺取巨額收入的方式)、製作課程,或者拍攝影片。

這些方式只需一次性的投入,後續維護成本很低,卻可以不斷帶來效益。

作者特別強調數位資產的潛力,在知識經濟的時代,只要你懂得如何包裝自己的專業技能或經驗,就能將它轉化為收入。這不僅是重複利用時間的方式,更是跳脫傳統工作模式的關鍵。

也許你會覺得這些方法聽起來遙不可及,但事實上,在如今「人人都是創作者」的時代,自媒體就是一個成本很低的切入點。

例如短影片、部落格文章,以及社交媒體上的分享,都可能成為你價值輸出的載體。你現在正在閱讀的這篇文章,也正是我運用這個模式呈現的結果。

不妨想一想,你有哪些專業技能或興趣,能夠轉化為具有持續價值的內容?或許,一個小小的嘗試,就能開啟另一條全新的財富自由之路。

第 3 種模式:購買他人時間,並轉化為更高價值(時間槓桿)

購買他人時間,並轉化為更高價值

這種模式的核心在於「低買高賣,把時間換取更高的價值」,實際上也是一切商業模式的共同之處。不需要把它想得過於複雜,好像非得創業當老闆不可。

日常生活中,這個模式隨處可見。當我們花錢購買服務時,其實本質就是在購買他人的時間,讓自己能夠從瑣事中解放出來,專注於更具價值的事情。

作者以叫外送為例:外送咖啡讓他省下了出門、排隊和交通的時間,這些時間重新分配到撰寫收費專欄上,短短十分鐘,他就能敲出幾百字,而每個字約值兩千元。這樣的時間價值落差,不正是一場超值的交易嗎?!

財富自由的起點:增加自己的時間價值

你可能會想:「我的時間價值並不像作者那麼高,購買他人時間的方式真的適合我嗎?」但這正是值得我們深入思考的關鍵點。

例如,若你認為「時間價值 > 金錢價值」,你可能會選擇付費學習,以較少的時間快速習得別人花多年累積的經驗,而不是自己從零摸索。

反之,若你認為「時間價值 < 金錢價值」,你可能會做出不同的選擇,例如選擇步行上班,即使多花 20 分鐘,但若這段時間能讓你放鬆身心、邊走邊聽 Podcast 吸收知識,那麼省下計程車費的決策也顯得合理。

無論小至日常娛樂,還是大至人生方向,這些價值觀都深刻影響我們的選擇,最終決定了我們的時間價值。而作者提醒我們,在做每一個決定前,都應該思考:「我的時間花在哪裡最值得?

延伸閱讀:《原子習慣》心得:成功不用靠意志力,微小行動如何創造奇蹟

如果你希望不斷提升自己的時間價值,作者認為最有效的方法,就是「專注在自己的成長上,保持終身學習」。可以從閱讀相關書籍、參加線上課程,或尋找行業導師開始,逐步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。

學習的成長曲線

然而,在成長初期,需要投入大量時間與金錢,耗費許多成本。當在成本線之下難以見到明顯的成效,往往讓許多人放棄,也是最可惜的地方。

而真正能夠堅持下去的人,往往有一個強大的內在驅動力,使他們即使面對困難,也願意繼續投入,直到突破成長的臨界點。

這種驅動力來自於對目標的清晰認知,尤其是找到自己的賺錢剛需,讓成長不再只是選擇,而是通往理想生活的必然之路。

接下來,我們將探討如何挖掘自己的賺錢剛需,強化內在動力,讓財富自由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,而是個人成長的自然結果。

找到你的賺錢剛需,強化內在驅動力

我很喜歡書裡的一句話:「優秀是一種習慣,而這些習慣的背後,往往來自於「剛需」的驅動。」

例如,成功人士早起、運動、閱讀,不是因為這些習慣讓他們成功,而是因為他們深知健康與持續成長對成功至關重要。因此,他們便自然而然養成了相同的習慣。

同樣的道理,財富的累積也來自於「剛需」的驅動。如果賺錢對你來說只是手段,而非必要,你自然不會對財富產生極大的渴望與行動力。而真正的關鍵在於,你是否找到讓自己賺錢不可的理由?

如何找到你的賺錢剛需?

  1. 問問自己,如果現在不增加收入,會面臨什麼困境?
    • 例如:生活品質下降、無法給家人更好的環境、無法追求理想與熱愛的事物
  2. 設立清晰的財富目標,讓賺錢變成一種使命
    • 不是「等我賺到錢之後,就可以去做想做的事」,而是「我為了達成這個目標,必須要賺到多少錢?」訂下具體數字與期限。
  3. 強化內在驅動力,讓財富與市場價值掛鉤
    • 將你的專業、能力為市場帶來價值,進而創造財富。

當你找到真正的賺錢剛需,並將其內化為動力,你的行動力將會改變,思考方式也會隨之提升,讓財富自由成為你成長的自然結果,而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。

書籍心得結論

《通往財富自由之路》揭示了一條通往財富自由的實踐路徑,強調成長型思維與認知的重要性。財富自由不僅是金錢的累積,更是時間自主性。

想要通往財富自由,我們應該先找到自己的剛需,並在第一種商業模式中清楚知道,自己是為了連結到第二和三模式而打底。並且保持終身學習,專注在自己的成長上。

關於作者 Ivonne

我是「行銷迷的進化筆記」創辦人 Ivonne,主業為行銷企劃。喜歡創作,也喜歡紀錄所見所聞。

我相信行銷領域的專業知識,可以讓世界變得更加有趣多元。希望透過每次的產出,讓自己更有收穫,親自用行銷創造出無限可能。

返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