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是否也有商品想要在線上販售?
隨著線上消費成為主流,「先上網查,再決定買」已成為常態。選擇一個合適的電商平台,成為成功經營的第一步。
本篇文章將帶你認識不同類型的電商平台、比較主流平台的優缺點,並提供實用選擇建議,幫助你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經營模式。
電商平台有什麼?3 大類型介紹
「電商平台」不只是把商品放上去這麼簡單,而是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產品屬性、品牌定位與行銷預算的通路策略。
常見的電商平台大致可分為 3 種類型:大型通路平台(如蝦皮、momo…)、網路開店平台(如 SHOPLINE、CYBERBIZ…)、自架品牌網站(如WordPress + WooCommerce)。

台灣主流電商平台比較表
選擇電商平台前,建議先評估自己的產品特性與行銷能力。電商平台只是通路,品牌經營與行銷策略才是長期經營的關鍵!
類型 | 費用 | 優勢 | 劣勢 |
大型通路平台(如蝦皮、momo…) | 交易手續費 | • 流量大:平台自帶高流量,無需自行引流,曝光機會高 • 入門簡單:只需註冊、上架商品即可開始銷售 • 金物流支援完善:平台提供成熟的金流與物流系統,操作便利 • 成本低:初期上架不需費用,通常只收取交易抽成 | • 競爭激烈:同類商品眾多,易陷入價格戰 • 品牌辨識度低:顧客忠誠度傾向平台而非品牌 • 客製化受限:版面、功能受平台規範,難以突顯個性 • 數據掌握少:消費者數據多由平台控制,難以進行精準再行銷 |
網路開店平台(如CYBERBIZ、SHOPLINE…) | 平台月(年)費、交易手續費 | • 功能完善:提供商品管理、金物流串接、行銷工具等一站式服務 • 品牌塑造空間:可自訂網站風格,提升品牌形象 • 操作簡單:無需技術背景也能快速上手 • 靈活度中等:支援實體店,多通路整合 | • 流量需自建:不像大型電商自帶流量,需投入行銷預算 • 客製化有限:受平台模板限制,無法完全自由設計 • 依賴平台穩定性:若平台故障,可能影響營運 |
自架品牌網站(如WordPress+WooCommerce) | 網域、主機費用、第三方金流手續費 | • 高度客製化:可依需求設計網站外觀與功能,完全掌控品牌形象 • 數據自主:擁有完整的消費者數據,利於長期行銷策略 • 無抽成壓力:僅需支付主機與維護費用,無交易抽成 • 長期成本效益高:適合規模化經營 | • 技術門檻高:需懂程式或聘請專業人員架設與維護 • 初期投入大:網站開發、設計與主機費用較高 • 流量需自建:需透過 SEO 優化、投放廣告或其他行銷活動引流 • 維護複雜:更新、安全性需自行負責 |
如何選擇電商平台?5 大挑選要點一次看
1. 平台費用與抽成機制
選擇電商平台時,許多人只關注銷售額,卻忽略了平台背後的費用結構。不同平台有不同的收費方式,包括成交抽成、每月基本費用、上架費等。
因此,在評估平台前,建議先試算一筆訂單的成本結構,並與你的毛利率做對比,才能做出正確的定價策略。
2. 平台操作難易度與金物流
不同電商平台的操作難易度差異很大,有些只要上傳圖片和文字,有些則需要自行挑整網站的排版和架構,選擇時應根據自己的技術能力與人力資源進行評估。
另外,除了平台操作,還要考慮是否需要自行處理倉儲、出貨、金流與行銷工具整合。
3. 流量來源與品牌曝光機會
開設網路商店只是開始,如何讓顧客「找到你」才是關鍵。許多大型通路平台,例如蝦皮本身就有高流量,適合快速曝光產品,但也意味著競爭激烈,容易被同質商品淹沒,客戶對於價格敏感度也較高,容易比價。
而自架網站較能掌握品牌形象,但流量需靠自己導入,這時 SEO(搜尋引擎優化)就是長期的必備策略。
延伸閱讀:SEO 是什麼?如何運用 SEO 行銷獲取免費流量
4. 收集名單與再行銷
在電商經營中,是否能掌握顧客名單,關係到長期的回購與品牌成長。
透過既有客戶名單,你可以進行會員推廣、數位廣告再行銷等操作,提高回購率並降低行銷成本。
若你想要打造自己的品牌社群與客戶名單,選擇具備名單收集與再行銷功能的平台會更有利。
5.自動化和其他系統整合
當你的品牌規模逐漸擴大,系統整合與自動化能力就變得格外重要。
如果你期望未來拓展營收來源或開展跨境銷售,那麼選擇一個具備靈活擴充能力的平台將更具長期價值。

關於作者 Ivonne
我是「行銷迷的進化筆記」創辦人 Ivonne,主業為行銷企劃。喜歡創作,也喜歡紀錄所見所聞。
我相信行銷領域的專業知識,可以讓世界變得更加有趣多元。希望透過每次的產出,讓自己更有收穫,親自用行銷創造出無限可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