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人人習慣上網查詢資訊的世代,擁有一個網站漸漸成為品牌的標配。然而,如果已經有在其他社群媒體平台產製內容的習慣(例如Instagram、痞客邦…),不仿考慮將內容轉移或者再製到「自己的網站」中,以符合 SEO 優化的規範的形式來撰寫。
不僅可以將努力累積在「自己的網站中」,網站的就有機會獲取「免費」的流量,進而變現,例如收取 Google Adsense 廣告的費用、業配,以及從事聯盟行銷…等,亦或是利用電子報來獲取名單,來建造私域流量。
經營「自己的網站」不僅增加對於客戶資訊的掌控度,更有依據地運用在產品開發、客戶分析和再行銷等。另外,也不必擔心因為平台規範等因素,帳號一系之間突然被關掉,累積的心血因此歸零。
透過網站串連其他行銷平台的方式,來打造更完整的行銷生態圈,建立客戶的信任感的同時,對於品牌的永續有著很大的加成效果。
什麼是 SEO?
如上圖所示,有「贊助商廣告」的字樣,就是投放 Google 廣告才會出現,這需要不斷的投入金錢,才會顯示出來。而其他的搜尋版位則是透過 SEO 優化爭取而來的。只要 Google 認為,你的某個頁面,有機會解決搜尋者的搜尋意圖,就會被顯示出來。
SEO(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),翻譯成中文為「搜尋引擎最佳化」,也有人稱之為「搜尋引擎優化」。是一種透過提升網站在搜尋引擎中(Google 、Bing、Yandex、百度…)的排名,好比是爭取網路世界的黃金店面,更容易讓瀏覽的人看見,來增加網站流量的技術和策略。
透過網站的內容和使用者互動,藉由解決他們的疑問來培養信任感,便有機會進而轉換成品牌的客戶。
操作 SEO 的好處
1. 增加品牌信任感
回憶一下您在搜尋的經驗中,是否會因為覺得廣告的推銷感很重,而不想要點擊。
而當點擊到真正解決您問題的網站後,閱讀了相關的文章或資訊後,進而提升了好感度,且有了對於品牌的記憶點,增加了下次當有需要進行消費時的意願度。
2. 接觸精準的潛在客戶
比起純粹在滑社群平台,娛樂消遣時的狀態,在搜尋引擎上的使用者,相對已經有明確的目標,通常是已經有想要購買的商品或服務,例如,搜尋電競筆電推薦的人。
當消費者的購買意願是高漲的情況下,如果即時出現在他們的面前,便有機會增加成交的機率。
3. 掌握客戶輪廓
網站可以串接 Google 免費提供的數據收集工具,例如 Google Search Console 、Google Analytics 。透過數據與觀察使用者的行為後,皆可進一步從中洞察更為準確的受眾。例如可以了解瀏覽網站的使用者從何而來、搜尋什麼關鍵字接觸到你,以及使用網站時點擊和瀏覽習慣為何。
譬如我曾經協助過一個知名美妝品牌操作 SEO 優化,發現他們有很多消費者是因為肌膚上有問題,但依然想化妝的需求而瀏覽網站,剛好也符合他們的產品特性,以及想要主打的特色。
因此,我並未選擇與其他美妝品牌競爭「遮瑕」等熱門關鍵字,而是聚焦於「天然成分不傷肌膚」和「方便清潔卸妝」這些優勢,為品牌理念開闢出獨特的藍海市場,更貼近消費者的需求。
4. 收集名單再行銷
網站可以透過結合名單磁鐵的策略,主動蒐集 Email,並將這些名單打包到 Facebook 等平台做廣告投放。廣告的演算法會觸及到與 Email 名單有相似消費偏好,接觸到真正對您品牌有興趣的消費者。
5. 品牌保護
大多想執行 SEO 的起心動念是增加正向的名聲,但也有些品牌是想要壓下負面的新聞。
因搜尋結果頁版面有限,便可以透過提高好消息的能見度,把有些不利品牌的消息,或者惡意攻擊,推擠到第二三頁,減少到被瀏覽到的機率。
做 SEO 前需要注意的事
SEO 優化有其利,當然也有弊。如果只談 SEO 的優點,可能就太片面了。特別是 SEO 的成效不是短時間內可以達成的,因此我希望分享一些在執行前需考量的面向,讓大家對 SEO 優化有更全面的了解,並在執行中更能體會其中的意義與保持耐心。
1. 無法立即見效
Google 關鍵字廣告即時上線就馬上看得到,而 SEO 優化則需要時間累積,才有機會在顯而易見的地方露出。這通常需要數週以上時間來提升網站的排名。
因為 SEO 涉及多方面的工作,包括關鍵詞研究、內容創作、技術優化和連結建設等。尤其對於新網站來說,需要更多的時間取得搜尋引擎的信任,來建立網站的權威度。
2. 技術面要求高
SEO 包括網站的工程技術,例如架設網站、編寫程式碼,或是網站串接資料等應用,都是需要相對的專業能力。對於缺乏技術背景的小企業或個人品牌,這些工作可能比較困難,需要專業的支援或培訓。
3. 不確定性高
搜尋引擎演算法沒有標準答案,就連 Google 也僅提供大致的優化方向,例如鼓勵撰寫對搜尋者有價值的內容。因此 SEO 優化相對廣告較不可控,沒有什麼樣的操作,就能保證什麼關鍵字的排名一定會提升。
也因此演變出業界提供 SEO 優化的服務商,保證的 KPI 無法說一是一,說二是二,大多是一個範圍,這也希望大家可以諒解。相對的,如很武斷的保證成效,也要有所警覺。
4. 需要持續更新和維護
SEO 並非一次性工作,需不斷進行優化和維護。
因為搜尋引擎演算法經常更新,競爭對手也在持續優化他們的網站。因此,保持排名需要持續的努力和資源投入,以適應新的算法變化和行業趨勢。
5. 競爭激烈
跟考試一樣殘酷,一定會有高低之分。所以一些高價值的關鍵字,當大量的企業和網站在競爭有限的位置時,便意味著需要投入更多的時間和資源來爭取。
SEO 怎麼做?
1. 關鍵詞研究
關鍵詞研究是 SEO 的基礎。透過分析用戶在搜尋引擎中使用的字詞,來推測目標受眾的需求和消費習慣。
例如新開一個無痕的搜尋頁(如果使用自己的帳戶查詢,Google 會參考之前的搜尋行為和紀錄來推送內容,多少會影響準確性) ,來收集相關字詞的推薦。
也可多利用 Google Ads 的關鍵字規劃工具,亦或是第三方工具如Ubersuggest、Keywordtool.io 等,儘管免費的用量或查看的資料有限,也是可以從之得到些靈感,再自行人工拓展的,或者把想法丟進 ChatGPT 也是個不錯的選擇。
2. 內容優化
個人認為優質內容只少佔了 60% 以上 SEO 成功的關鍵,就連 Google 也不斷提倡,內容不要寫給搜尋引擎看,而是要為了使用者而寫。
但坦白說身為創作者,撰寫優質內容本來就是應該的,不管在哪個平台都應該保有這樣的心態。只是 SEO 的相關內容或文章,需要加入些 SEO 應有的規範和眉角,才能被搜尋引擎辨識到,推送給使用者。
3. 技術優化
前一點雖說內容優化有多重要,但技術卻往往容易被忽略。我會把技術比喻成基本分,如果沒有把握,再多的加分項都是白搭。
舉例來說,就算內容再好,網頁沒有被索引,沒有人看得到;就算內容再好,網站沒有加密,跳出危險警示,沒有人會願意信;就算內容再好,網頁跑很慢,沒有人願意等。
所以,呼籲大家,依然要把網站的架構和體質顧好,才能好好幹活啊~
4. 站內 / 站外連結
可以想像一個連結就是一個推薦,一個背書。因此有助於讓搜尋引擎認知到,什麼樣的網站有很多人說好棒棒,搜尋引擎就會提升網站的權威性和可信度,進而提高網站的排名。
這就說明,為什麼維基百科或是公家部門的網站,排名通常比較好。因為 Google 也擔心沒有信譽的網站會帶來錯誤的資訊誤導使用者。
5. 數據洞察
前面提及,由於 SEO 沒有正解,生態又是變化萬千。因此當開始經營網站蒐集到一些數據後,便要開始追蹤和分析。在使用者進入網站之前可以使用Google Search Console 分析,而當開始使用網站後,會用 Google Analytics 來觀察使用者 。
SEO 優化具體執行方法
1. 架設網站
這邊的網站會特別強調是「自己的網站」,定義是「擁有網域的所有權」。例如我的行銷迷的進化筆記網域是 twmkt.com ,是在 GoDaddy 上購買的。
為什麼會如此界定?原因是因為,網站的 SEO 分數是累積在「網域」上的。
例如痞客邦、Medium,或是架站平台 Wix、Weebly 和 Strikingly 的免費方案,則是寄宿在別人的網域之下(除非有升級到可自訂網域的方案),一轉移到其他網站上,等於之前累積的 SEO 重新歸零。因此如果一開始就決定深耕品牌,非常建議直接架設自己的網站。
2. 關鍵字研究
如果您剛開始做 SEO,建議先從長尾關鍵字開始經營,儘管這些字詞通常競爭較小,但也可以吸引特定精準的消費者,並且讓網站開始取得流量。
若直接針對大型關鍵字進行優化,雖然搜尋量很高,但競爭也相當激烈。在網站的權重和內容豐富度尚未建立的情況下,幾乎無法獲得理想的排名。若無法取得良好的排名,就無法獲得流量,沒有獲得流量也將導致排名難以提升,形成惡性循環。
例如,若您經營一個販售皮鞋的網站,選擇「皮鞋」這個關鍵字會面臨激烈的競爭,且搜尋此字詞的消費者購買意圖較為模糊。相對地,針對像「平價學生皮鞋」這類的長尾關鍵字優化,不僅競爭較低,也能吸引更具明確意圖的消費者。
3. 網站結構與用戶體驗優化
經過關鍵字研究後,可以將重要的產品或服務的核心關鍵字,放置於網站的導覽頁中,以確保使用者能輕鬆找到所需資訊,並快速導向至重要頁面。
此外,必須確保網站在各種裝置上均能快速加載,且顯示完整。由於大多數人現今偏好使用手機或平板瀏覽,因此更需留意行動裝置上的易用性,確保同樣順暢的瀏覽體驗。
4. 內容產製與優化
在開始撰寫內容之前,首先應深入了解使用者的搜尋意圖。例如,「資訊型」是想了解某方面的知識;「交易型」則是想要購買商品。根據這些不同意圖來設計內容,才能滿足讀者的實際需求。
以「皮鞋推薦」為例,搜尋者大多想透過不同品牌的評比或多角度的分享來評估選擇。如果文章僅介紹單一款鞋,且偏向自賣自誇,則無法符合讀者的期待。
接下來,為了提升點擊率,我們需優化標題(Title)、H1、以及中繼說明(Meta description)、網址等欄位。關鍵字應放入這些重要欄位中,特別是標題是第一眼的印象,可以加入有吸引力的字詞,例如數字或形容詞,讓標題更具吸引力,如「如何選擇適合的皮鞋:5個重要考量」。
此外,可以使用像 Spotibo 這類工具來檢測標題、中繼說明和網址的長度是否合適,確保在搜尋結果頁中顯示完整,提高點擊率。
5. SEO 技術面的優化
網站速度是影響使用者體驗的重要因素,利用 Google PageSpeed Insights 來檢測並優化網站速度。可以透過壓縮圖片、減少 JavaScript 處理量等方式來提升速度。
網站地圖(Sitemap)的持續更新也很重要,生成並提交 XML 網站地圖至 Google Search Console,幫助搜尋引擎更快速、準確地索引網站頁面。
此外,定期檢查網站頁面的狀況也很重要。例如,若發現 404 錯誤頁面,應使用 301 重定向將其導向其他正常頁面,避免用戶流失並優化網站結構。
6. 外部連結與品牌曝光
透過建立反向連結來增加網站的信任度,例如與其他網站合作、發布至媒體、轉寫公關稿,或創作高品質且具吸引力的內容,主動吸引其他網站引用或連結到自己網站的頁面。
7. 數據分析與調整
持續追蹤網站的關鍵字排名和流量變化,並根據數據及時調整優化策略。例如透過 Google Analytics 深入分析網站流量來源和用戶行為,了解哪些頁面受到最多關注或者需要再優化。
為了進一步提升轉換效果,建議定期進行 A/B 測試,例如測試不同的排版、按鈕設計等,根據測試結果優化頁面元素,提高使用者的互動率與轉換率。
同時,可利用 Ahrefs 等專業付費工具來監測競爭對手的 SEO 策略,找出內容差距並加以補足,以提升網站的競爭力。
結語
網站好比廣闊的汪洋大海,而其他行銷平台則像是匯入的溪流。這些平台各具優勢,吸引不同使用習慣的消費者,最終將流量導向網站,促成最後的轉換。
網站作為內容的核心載體,能容納多樣化的內容形式,如影片、圖片,甚至嵌入社群貼文,打造豐富的用戶體驗。同時,清晰的選單架構讓使用者能快速找到所需資訊,實現「好搜尋、好分類、好傳播、好分享」的四大優勢,真正做到海納百川。
這不僅讓品牌行銷的生態更加穩固,也增強了其應對市場風險和變動的韌性。
關於作者 Ivonne
我是「行銷迷的進化筆記」創辦人 Ivonne,主業為行銷企劃。喜歡創作和紀錄所見所聞。
我相信行銷領域的專業知識,可以讓世界變得更加有趣多元。希望透過每次的產出,讓自己更有收穫,親自用行銷創造出無限可能。